新闻资讯

专注深耕企业数字网络领域,致力于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

“Don’t waste a downturn” 别浪费任何一次下行 - 疫情后商业活动之思考

发布时间:2022-06-14
浏览:1376

随着这次疫情的斗争重点从正面阻击,全面停滞隔离转向持久战,各地开始有序复工,恢复生产,企业的重点开始转向如何应对当前疫情带来的上下游供应链挑战、员工安全保障以及需求。


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研究机构和企业家纷纷参与到大讨论中,为疫情影响下的企业运营献计献策。


凌锐蓝信一方面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提供“急救”解决方案,为新企业客户提供3个月的免费使用期,联手三大运营商,利用SD-WAN“零接触部署”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远程办公、原有中心化部署分布式改造、现有业务上云,提供远程咨询实施;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第一家SD-WAN厂商,行业标准制定者,也在思考短期疫情控制住后的社会商业活动的深远变化,同时试着开出一些“药方”。


小微企业之殇

餐饮

春节本身是餐饮旺季,2019 年春节期间(除夕至初六),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 10050 亿元。但是今年,因为不鼓励聚餐等因素,餐馆的堂食几乎没有收入,较以往下跌了80%-90%。很多企业在春节期间囤积了大量的食材,由于疫情来得迅猛,食材无法消化,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同时,企业运作还有人工、租金、贷款利息等固定开支。

之前一篇关于餐饮巨头西贝贾国龙的专访文章刷屏,在接受专访时,他表达了自己的担心,坦言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,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。

有人根据海底捞财报算了一把,海底捞员工成本是 8.36 亿元/月,以海底捞预计不足 30 亿的现金储备,不算原材料成本也只能撑 3 个月。

旅游&娱乐

2019 年春节假期,全国实现旅游收入 5139 亿元。 而今年春节,全国主要景区都已经暂停营业。与旅游相关的还有交通出行, 基本上除了必要的交通,出行市场在春节期间处于停滞状态。受到旅游和出行影响的酒店业明显受挫,大量酒店停业,少数开业的也仅有低于4%的入住率。

2019 年,春节档票房为 58.59 亿,今年,原定 2 月 14 日上映的 15 部电影集体撤档。另外,剧组目前也都已经暂停拍摄,这意味着后期影视剧作品的供给可能会不足,从而进一步影响行业收入。除此之外只要是有线下业务的,都会在本次疫情中受到影响,比如线下教育、KTV、网吧……

倒下的。。。

2月6日,知名IT培训机构“兄弟连教育”,在微信公众号中表示因受疫情影响,即日起,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,员工全部遣散。

2月7日,北京知名KTV“K歌之王”受疫情影响,K歌之王宣布将于2月9日,与全部员工解除劳动合同,如果有30%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,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。

路在何方?

不管是西贝、海底捞这样的巨头,还是兄弟连教育和K歌之王这样有一定体量的企业都是如此艰难,那些更加小微的企业处境可想而知。

在几乎戛然而止的消费端的对面,生产端正遭受更多因素的影响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企业也正面临一场生死之战。

根据《中欧商业评论》调研995家中小企业的报道,受疫情影响,29.58%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%58.05%的企业下降20%以上。同时,85.01%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。

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不容忽视的力量,2019年统计数字表明,民企贡献了全国60%以上的税收75%以上的技术创新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,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如你我一普通的人、普通的家庭。相比大中型企业,他们的规模小, 单位人工效率较低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最近几年,受经济下行,产业结构调整,企业生命周期等影响,很多传统小微企业遭遇瓶颈。营收下降,运营成本过高又缺乏腾挪的弹性,已经岌岌可危,而此次疫情,更是被逼到了生死边缘。

线下线上融合一体化

本来,企业和万物生长一样,总会经历生老病死,中国小微企业寿命平均2.5,超过这个年限的,已经算是不错。死并不可怕,死意味着生,一个地方倒下,会在别的地方站起。活得滋润,小而美的微型企业也有很多,区别在哪里?

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,但凡生意差的一定是实体,但凡活的好的,一定是互联网,其实不然。从宏观讲, 实体经济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,虽然增速迅猛,信息技术产业只占到2019年中国GDP的3%。从最微观的细节来讲,即便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也一样有办公场所和设备;哪怕只是个人直播,所需的手机,补光灯,也来自于实体经济。

对于今天,优秀的企业一定是线上线下为一体,互联网离不开实体,实体也离不开互联网,又何来实体与互联网之分?

真正的问题,在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,很多实体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线下获客模式,互联网运营水平差,是传统实体企业。而某些互联网公司,除了流量,线下资源基础薄弱,以往也并不重视,带货也带得是别人的货。

尺有所短寸有所长,术业有专攻。传统小微企业有自己优势,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,在品质和服务的把控,生产流程等,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度。互联网小微企业对市场趋势敏感,与客户形成共情,扩张速度迅猛。如何整合线上运营能力和线下生产交付know-how。精准匹配,线上获客,线下服务,实体与互联网共生,彼此赋能,才是未来经济的大势所趋。

这其中蕴藏巨大商机。


加速业务数字化和管理中心化进程


这一次疫情短期内对经济的冲击是不容置疑的,从政府降低LPR,允许逾期贷款展期等重磅手段就可见一斑,然而这些金融举措通过层层网络,传导到整个经济体毛细血管的企业时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。这种时刻,如何有效地削减成本,根据特殊时期特点统一调配宝贵资源,一致化管理,协同前后台业务提高效率,将是每个企业可以最快实现的“自救”的法宝。


凌锐蓝信,是Gartner WAN Edge 魔力象限2020亚太区特别推荐的 SD-WAN 服务商,在ICT领域深耕多年,专注服务企业客户。这些年来凌锐蓝信苦练内功,面对突发疫情,不放弃,不焦躁,不动摇,就是基于对市场未来的判断和信心!自2014年创建以来,凌锐蓝信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了服务400+大中型客户的经验,帮助从制造、金融、在线教育、到航天、矿业的各类企业客户实现更安全、更敏捷、更低成本的企业组网。


在进行成本优化和提高企业内部效率时,管理层一般都需要考量以下几点:


  • 统一管理,按照特殊时期业务特点优化分配生产运营设施、人员、资产

  • 整合各业务单元客户资源、销售渠道

  • 业务流程的贯通和一致性

  • 供应链、库存的一体化管理


伴随工业4.0、工业物联网、产业物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型数字化经济模式的发展,IT系统在企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CIO/CTO在特别时期担负重要的责任,特别需要考虑以下几点:


  • 业务系统(如CRM/ERP/SCM等等)与相关数据的整合

  • 根据统一业务流程而整合数字化流程

  • IT平台无缝对接,包括各种软件版本统一或相互兼容等这类很细节的事情

  • 各物理机房与各云平台之间的无缝互联互通(考虑到一些业务软件在IDC,而另一些是SaaS模式)

  • ICT设施的部署,缩减或扩展等方面的考虑

  • 端到端的运维体系整合

  • 调整过程中的安全考虑


疫情之后,所有挺过来的企业都会不遗余力地寻找商机,快速抢占市场!因此,业务敏捷力与高效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!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以上增效实施,需要执行强有力的中央管理,向各分支机构推送统一配置的方式完成,并且避免一些无必要的错误与问题。因此,除了上层软件与平台的统一,高效网络部署数据传输,也是重点考虑的措施之一。


架构图.jpg


如上图所示,DT-WAN,Digital Transforming – Wide Area Network,数字化广域网整体解决方案,是凌锐蓝信5年实践SD-WAN(软件定义广域网)自主研发的升阶版,针对当下数字化经济、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。DT-WAN不仅涵盖SD-WAN的所有高级功能(如应用识别与梳理、智能路由、智能QoS与负载均衡等等),还特别具备不同行业的业务场景定制化模块。整体方案为五层架构: